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激发青年学子用镜头诠释理论之美、用影像传递信仰之力。2025年5月28日下午,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组主办、纵横思辨·形势模拟会谈工坊承办的“小镜头记录思政之光,大情怀传递时代之声——我心中的思政课微视频比赛”决赛在电影评论中心綦谈·会客厅举行。本次比赛邀请贺铭钰、郝月霜、陈安鹏、彭玉玲、段莉五位骨干教师担任评委。

本次比赛以青年视角拍摄我心中的思政课,鼓励学生用微视频记录思政课学习感悟,探索“理论课堂+实践创作”的育人新路径。参赛作品涵盖红色寻访、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个人成长等主题。决赛现场,参赛选手通过“视频展播+创作阐述”展现作品深意。《航迹·时空》以一场跨越百年的文明对话,展示中国航空人一路走来的艰辛,是一曲关于梦想、坚持与超越的时代赞歌;《心之所向,百年回响》用角色演绎《共产党宣言》手稿翻译场景,让观众感受真理的力量;《青春加油站》以学生视角,生动描绘了一段充满热血与温情的青春故事,展现出青春的活力与韧性。比赛选手们或激情澎湃,或娓娓道来,镜头语言中跃动着青春的热忱与思想的锋芒。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及优秀奖若干。庹永杰小组的《拒绝摆烂,争做新青年》和姜浩小组的《心之所向,百年回响》斩获一等奖,董咪脒、李林峰、万洪浩、兰梦琪、张杰、李艳林、倪诗韵、郭苏瑶、周胜、王忠燕等小组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评委老师们在颁奖环节依次为获奖团队颁发证书与奖品。

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安鹏老师在总结点评中高度肯定参赛作品:“一部手机就是一支笔,一个镜头就是一扇窗。同学们用‘网感’表达破解‘理论距离感’,以‘烟火气’诠释‘大道理’,展现了思政教育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同时,他也提出建议:“未来创作可更注重理论深度与现实痛点的结合,让‘小故事’真正成为观察时代的‘大窗口’。”

此次比赛的成功开展,让思政课从书本走向生活,从教室延展到社会,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知行合一的思考与担当。比赛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这些小而美的作品,既是思政教育的青春答卷,更是时代新人的成长宣言。期待青年学子继续以镜头为媒,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笃信者、中国故事的青春讲述者。

文:高齐
图:高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