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如何突破“水课”刻板印象 ——鱼城书院全民思辨工坊第二十七期

发布者:潘燕 [发表时间]:2024年04月29日 16:23 [来源]: [浏览次数]:

高校通识课程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对于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树立核心价值观,培育道德修养与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通识课程的文化意义以及实用价值,促进高校教师进一步反思课堂的教学设计,提升课程质量,4月17日下午4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鱼城书院共同举办了热点研讨论坛——鱼城书院全民思辨工坊第二十七期,本次活动由潘燕和李欢老师主讲。

活动伊始,为了更好地拉进与学生的距离,李欢老师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以便了解同学们的学科背景与学习习惯,为接下来的探讨作铺垫。李老师首先提出,在既往的教学实践中,大学生对某些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形成了“水课”“毫无意义”“与专业无关”等刻板印象,导致同学们在这类课堂当中几乎不抬头,不听课。随后引导同学们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什么是“水课”?二、为何不取消这类“水课”?三、如何让一堂“水课”发挥其真正的价值?要求同学们结合自身平时的课堂体验,充分思考后回答。一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同学谈到,部分通识课程的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忽视专业知识的传授,教学设计单一,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互动,课堂氛围沉闷。另一名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则谈到,“水课”不仅仅在于老师的教学内容过于晦涩,更多的是与学生所学专业关联度过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李老师肯定并总结了以上两位同学的发言,指出,在过去的认识中,大学生普遍把心理健康课、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课等无法短时间变现的课程统称为“水课”。但李欢老师进一步指出,不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综合型大学,已经开设的广义上通识课程,绝大多数都是经过严谨的论证而设置的,属于非技能性、非专业性的课程,旨在培养通晓各类学科知识、真正全身心发展的学生,此类课程一样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随后,潘燕老师围绕李老师的观点,对“如何让一堂‘水课’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展开介绍。潘老师分别给在场同学展示了近日火爆全网的两位老师的魅力课堂,首先是南昌大学陈俐老师的赣剧艺术鉴赏课,通过播放陈俐老师的课堂视频,引导同学们思考,陈老师的课堂魅力与吸引力体现在何处?这样一门通识教育课程为何没有变成同学们口中“水课”?随后,她播放了北京师范大学陈志新教授在B站上开设的《社会科学概论》的网络课程,引导同学们思考,该课程从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夜涨粉20万,没有华丽的课程设计,陈老师是凭借什么打动学生和网友的?在场同学积极地进行了回答,一位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认为,陈俐老师把传统念PPT的课堂变成自己与学生学习互动的舞台,寓教育于表演,融教学于创新,形式新颖,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换装,扮角,唱戏,参与感和体验感强。陈志新老师这门课程相较于陈俐老师的课程来讲,虽然更为晦涩,枯燥,专业性强,但是凭借网络教学的优势,陈老师用他渊博的学识和传道受业的教育工作者的初心,甘之如饴地奉献自己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了满满的真诚。

潘老师对同学的发言进行了总结,指出: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很多评价标准,学生应该认识到,大学教师同时承担着科学研究和日常教学两大任务,要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作为老师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形式,作为学生,也应该尊重老师教学的个体性。因此,潘老师得出三个结论:一、教师教学可以不必拘泥于三尺讲台;二、要学会主动拉进与学生的距离,高高在上的教师是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的,如果学生没有接受老师,更不会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三、不同认知结构与认知水平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不一样,陈俐老师的课程对同学们的感官刺激更强,更受欢迎是合理的。但是大部分的通识课程都无法同时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专业需求,同学们要理性对待每一份课程的专业性和学科特殊性。

活动最后,李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指出:一、大部分的高等教育课程都无法兼具学理性与趣味性,任何一门学科进入了深入研究的阶段,都无法避免深层次的理论堆砌和逻辑架构,同学们要学会尊重每一门课程的学科性质,明白“水课”的水不在于形式;二、教师应该和学生共同设计出合理,高效,生动的教学活动,避免教师主导课堂的窠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体验感,不仅让课程“活”起来,也让学生“动”起来;三、高校青年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最大限度地对课程进行挖掘和利用,让传统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口味”;四、通识课程的价值在于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建立起相当程度的人文修养,以及基本的道德素质,因此应该适当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使普通的通识课程能融合时代意义、文化意义以及实用价值。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能够更加理性辩证地看待大学课堂中的每一门课程,打破了传统的“水课”刻板印象,更加全面理解了大学学习的目的,提高了持续深入学习的主动性。

图/文 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