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文化自信的思辨与实践: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记全民思辨论工坊44期

发布者:李欢、唐菊相、李明月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28日 16:15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认同,培养他们传承文化的行动力,扩大中国文明传播,增强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唐菊相、李明月、李欢老师于9月17日下午3点与鱼城书院共同组织了一场关于“文化自信:何以中国,何以是我”的全民思辨工坊活动,聚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深入探讨文化自信的内涵与学生如何践行文化自信,为青年学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提供了多维视角。

活动中,唐老师围绕“文明的连续性与包容性”展开介绍,她以故宫文创为例谈到了传统纹样如何融入时尚设计,强调文化自信来源于文化传承,希望同学们更全面地认识传统,既要扬弃糟粕,更要守护精髓,让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地发展下去。李明月老师则聚焦现代冲击下的身份建构组织同学们讨论,谈到了文化符号碎片化、消费主义泛滥等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李老师指出文化认同需通过历史教育深化、非遗体验沉浸及跨文化比较建立,要避免盲目崇拜或贬低。她认为未来图景中,科技赋能与青年行动是文化复兴的关键,只有持续创新实践,才能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活动最后,李欢老师进行总结指出:文化自信的终极指向是文明对话的智慧输出与个体精神的共生共荣。呼吁新时代青年应主动成为文化传承的践行者与创造者,以创新表达激活传统基因,在全球化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

图/文 李欢 唐菊相 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