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年学子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认知,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洪流,马克思主义学院第80期“青春思索”主题沙龙于5月21日下午在花果书院举行。本次活动由学院 “概论” 课教研室皇淞、包宏萍两位教师组织,以师生共研、小组展示等多元形式,系统解读道路自信的时代内涵,吸引各专业年级学生踊跃参与。
活动开场,皇淞老师以“破局求变 道路笃行”为切入点,深刻阐释“逆天改命”的时代新解:“当代青年的奋斗实践绝非盲目的对抗性行动,而是建立在对历史发展规律、国家发展道路深刻把握基础上的主动作为。”他特别强调,青年“改命”实践必须以道路自信为精神基石,在历史逻辑与现实语境中锚定个人奋斗坐标,这一论述为整场研讨奠定了理论基调。

在案例分享环节,陈太小组与贺语佳小组先后分享。两组同学以脱贫攻坚一线青年驻村干部为切入点,通过中西方在民生保障的实践对比,具象化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

接着,包宏萍老师对各小组展示进行点评,在肯定创新亮点的同时,就案例深度、逻辑建构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随后的自由研讨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师生围绕“个体奋斗与国家道路的融合路径”“道路自信青年说”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本次沙龙活动通过沉浸式研讨,推动青年学子在历史纵深与现实观照中坚定道路自信,将理论认知转化为 “把小我融入大我” 的实际行动。未来,“概论”课教研室将持续开展兼具理论深度与青年温度的相关活动,引导更多学子在认知中国道路、投身国家建设中书写青春答卷。

图文:皇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