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寻根政党制度史 共筑爱国新篇章  ——重庆移通学院与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共建实践基地

发布者:何林、毛光晨 [发表时间]:2025年06月13日 14:37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实效,2025年5月30日,重庆移通学院与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举行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签约暨挂牌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杨勇、靳银霞、毛光晨、何林、杨佳欣五位老师带领40名学生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签约仪式上,双方代表分别致辞,一致强调此次合作对传承多党合作历史、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的重要意义,并对合作前景表达了高度期待与坚定信心。

仪式结束后,师生们在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学习之旅。馆内丰富的实物展品、珍贵文献与多媒体场景,全景式展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历史脉络。从辛亥革命后多党制探索的曲折,到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响应“五一口号”的同心同向;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再到新时代参政党建设的蓬勃发展,这些内容深深触动了在场师生。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讲解,时而驻足凝视泛黄的历史文献,时而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感悟。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渊源与显著优势,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2024级工商管理专业唐楠同学感慨:“当看到民主党派先辈与中国共产党共商建国大计的手稿时,才真正体会到‘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句话的千钧分量,这背后凝聚着无数先辈的智慧与担当。”


本次共建实践基地,不仅为青年学子搭建了触摸历史脉搏、感悟制度优势的实景课堂,更创新构建了“校馆协同”的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 未来,重庆移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依托这一实践基地,持续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党派历史研习”等系列活动,着力构建并实施“史料实证+理论阐释+实践体悟”的三维教学模式,引导青年学生在历史场景中真切感悟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与优越性,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何林、毛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