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弘扬传统文化 铸就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思索”主题沙龙 (第77期)

发布者:王佳丽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16日 12:57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激发其勇担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使命,4 月 23 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教研室于花果书院多功能厅举办第77 期“青春思索”主题沙龙活动。本次活动以“弘扬传统文化,铸就文化自信”为主题,由王成宇、王佳丽两位老师主持,各学院学生参与。

本次活动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展开。开场环节,王成宇老师以现象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全球传播为切入点,通过播放票房数据、海外观众评价等视频素材,生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产业中的创新转化成果。王老师指出:从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文化符号重构,到国产影视剧的国际传播,这些成功案例不仅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印证了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的实践伟力,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根基。

在互动分享环节,学生代表蔺晓娟同学以“千年传承的文化瑰宝:中华武术”为题,阐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内核;姚双双同学则以布依族糖包舞为案例,结合民俗学,讲述传统舞蹈中承载的集体记忆与情感认同。两位同学的分享既有深度,又充满生活温度,引发在场学生对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这些鲜活的文化案例打破了以往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既是历史积淀,更是创新源泉。

活动尾声,王佳丽老师作总结发言,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重要论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她鼓励同学们要以“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为指引,既要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深入挖掘其思想精华,更要做时代精神的“创新者”,运用专业知识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社会生活深度融合,在守正创新中展现青年担当。

此次活动以理论讲解、案例剖析、互动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明晰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未来,“概论”课教研室将持续创新实践形式,深化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助力青年学子以文化自信为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勇担使命、贡献力量。

图文:王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