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播撒种子增绿意 责任担当“植”心间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青春思索”主题沙龙活动(第78期)

发布者:廖洪瑶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16日 12:28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劳动教育在思政课程中的育人功能,引导青年学子树立正确劳动观,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4 月 25 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 “概论” 课教研室立足课程建设要求,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 “播撒种子增绿意,责任担当‘植’心间” 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室石静志、廖洪瑶老师牵头指导,来自全校各学院的三十余名不同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深化对劳动精神的理解与践行。

活动以 “理论赋能实践,劳动培育品格” 为宗旨,首先由石静志老师带来一堂种植知识科普讲座。讲座中,石老师围绕种子筛选、土壤配比、播种深度及养护管理等关键环节展开系统讲解,将植物生长规律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结合,通过 “理论阐释 + 案例分析” 的教学模式,深入浅出地解析劳动过程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同学们在互动环节踊跃提问,现场学习氛围热烈,充分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对知识探索的热情与主动思考的能力。

在两位老师的现场指导下,同学们分组协作,迅速投入种植实践。从搬运土壤、平整土地到播种育苗、施肥养护,每个步骤都严谨规范、有条不紊。活动现场,学生们分工明确,默契配合,在劳动中体会团队协作的力量。

活动尾声,同学们围绕劳动感悟展开分享交流。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坦言:“这次种植实践彻底改变了我对劳动的认知,看似简单的种植背后,不仅需要科学知识的支撑,更离不开耐心与坚持,让我深刻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深刻内涵。” 另一位同学也感慨道:“在亲自动手种植的过程中,我真正理解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意义,这是课堂书本无法给予的宝贵收获。”

此次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堂,既帮助学生掌握实用种植技能,拓宽知识视野,又引导学生在躬身实践中厚植劳动情怀,深刻领悟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的时代内涵,切实增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创新思政教学模式,丰富实践育人载体,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实践活动,推动劳动精神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助力青年学子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图/文:廖洪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