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4月16日13:00,马克思主义学院唐菊相、陈飞宇两位老师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近30名同学开展了“追寻红色足迹,砥砺青春之志”实践活动,前往重庆市宋庆龄旧居陈列馆和周公馆,实地感悟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坚定初心使命。
宋庆龄旧居陈列馆,是一处见证伟人风范与民族历史的重要红色遗址,是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之际凝聚共识、团结抗战的精神象征。进入展馆,师生一行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依次参观了宋庆龄先生工作与生活的房间,聆听她坚定践行“三个必须”、大力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新中国成立奔走呼号的动人事迹。通过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实物展陈,师生们真切感受到这位伟大的民主战士、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所展现的坚定信仰与崇高人格。



随后,车队驶向周公馆。这里曾是周恩来同志在重庆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的办公与生活地点,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统一战线、维护民族团结、进行国际斗争的重要场所。一进入院内,翠竹掩映,古朴庄重的建筑散发出历史的厚重感。陈列馆内展示了大量珍贵文献与历史照片,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参观了总理的会客厅、办公室与卧室等区域,并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在抗战时期坚持党的独立自主原则、勇敢开展统战斗争的光辉事迹。


参观过程中,唐菊相老师多次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何要重温红色记忆?如何把红色资源转化为青年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这些问题激发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纷纷表示,将把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担当使命、奋发有为。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同学们用脚步丈量信仰的深度,用心灵感悟信念的厚度,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今日之中国的来之不易。红色文化如同一股不竭的精神源泉,为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成才注入了坚定而深远的红色力量。


文:唐菊相、张渝湘
图:潘静、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