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师生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025年3月2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潘家玲、邱荔老师指导史学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燃情红史,铭记英雄”红色故事会主题分享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綦江校区20余名不同专业学生参与。

活动伊始,邱荔老师以“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一经典故事破题,生动讲述了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因专注投入,误把墨汁当作红糖蘸着粽子吃,还浑然不觉,直夸“甜”的故事。这一故事深刻展现了早期共产党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所蕴含的强大感召力。随后,邱老师分享了百团大战中“辣椒炮弹”的有趣故事。在八路军385旅攻打管头据点时,面对敌人坚固的工事,赵章成巧妙地将迫击炮弹的炸药倒出一部分,装入辣椒面,制成了独特的“辣椒炮弹”。炮弹爆炸后,浓烈的辛辣气味迅速弥漫,呛得敌人难以忍受,最终弃堡逃窜,我军则顺势发起进攻,成功歼敌。这一充满智慧的战斗故事,充分彰显了革命先辈们不畏强敌、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此外,邱老师还分享了“三条驴腿的穷棒子社”的故事。在党的领导下,农民群众凭借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地走合作化道路,生动体现了那个时代人民群众的坚韧与信念。

潘家玲老师则着重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英雄事迹。杨善洲退休后,毅然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他带领大家历经多年努力,建成了面积达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并在最后将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用行动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精神。王继才夫妇坚守开山岛32年,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始终牢记使命,为祖国守岛卫国,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他们的坚守令人动容。进入新时代,杜富国和黄文秀的事迹同样震撼人心。杜富国在执行扫雷任务时,为了保护战友,不惜牺牲自己,英勇负伤,失去了双眼和双手。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依然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展现出新时代军人的崇高担当与无私奉献精神。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繁华生活,回到家乡,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她倾情奉献,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青春赞歌。

在互动问答环节,现场气氛被瞬间推向高潮。题目涵盖了刚刚分享的英雄事迹与党史知识。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迫不及待地举手抢答。有的同学语速极快,条理清晰地阐述答案;有的同学略显紧张,但仍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你来我往的互动中,大家仿佛穿越时空,与革命英雄们展开了一场心灵对话。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不仅牢固巩固了革命历史知识,对知识点烂熟于心,更深刻领悟到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于心底种下了传承红色基因的种子。

燃情岁月勾勒出波澜壮阔的红史长卷,英雄们的身影似熠熠生辉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历史的深邃天空,更指引着时代前行的方向。他们留下的,不只是可歌可泣的事迹,更是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大家纷纷表示,要以英雄为榜样,怀揣最诚挚的崇敬之心,从英雄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传承红色精神,砥砺奋勇前行,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勇毅进发,续写无愧于先辈、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文:潘家玲
图:朱千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