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下午,爱莲书院多功能影音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活动——“光影百年,史鉴启思”青年博学课堂在此热烈举行。本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爱莲书院联合主办,旨在通过对中国电影史的鉴赏与研讨,引导同学们深入了解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感受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并从中汲取历史智慧与文化自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何颖老师和宋珊老师主持,吸引了来自全校的50多位同学积极参与。

活动伊始,何颖老师为同学们梳理了中国百余年的电影发展史。何老师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史料,详细讲述了中国电影从诞生到发展的曲折历程,以及各代导演的艺术风格与时代贡献。从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到新时代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的崭露头角,一个个历史节点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与探索欲。讲解完基本脉络后,师生共同鉴赏了一部精选的中国电影史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精道的讲解,将中国电影百年的发展历程生动地呈现在大家眼前。从早期的黑白默片到如今的3D巨制,从单一的叙事模式到多元化的艺术表达,中国电影在技术与艺术上的不断突破与创新,映射的正是近现代以来的中国发展历程。中国电影的发展与祖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同频共振、息息相关。透过一帧帧光影,同学们透视到了中华民族百年的崛起历程。

鉴赏结束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感悟。有的感叹于中国电影人在艰难岁月中的坚持与奉献,有的则对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崛起感到无比骄傲,还有的同学分享了对中国电影未来的思考。大家一致认为,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它承载着民族的精神与情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在听取了同学们的分享后,宋珊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简单总结。她指出,此次活动不仅是要同学们深入了解中国电影史,提升同学们的人文素养,更期望大家能从电影的发展中洞察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与思想演进的深刻脉络,感悟中华民族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坚韧创造力与多元表现力。她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要继续保持对电影的热爱与关注,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此次“光影百年,史鉴启思”青年博学课堂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更激发了大家对电影艺术以及历史文化的热情。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挺膺担当,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图/爱莲书院 文/宋珊
马克思主义学院·爱莲书院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