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校地联合谋发展 共绘乡村振兴图 ——重庆移通学院与綦江区郭扶镇人民政府共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签约授牌仪式

发布者:叶合柳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14日 15:39 [来源]: [浏览次数]: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为积极响应这一战略号召,加强校地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发挥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同时也为赋能郭扶镇乡村振兴事业注入强大动力,2024年12月4日,重庆移通学院与綦江区郭扶镇人民政府共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在郭扶镇人民政府举行。郭扶镇党委副书记周峻腱,郭扶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人大副主席(兼)王浩,团委工作人员郑琦以及文旅办工作人员罗淼等人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唐孝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骨干教师陶辉、潘家玲和4名学生代表也满怀热忱地参加了此次签约仪式。

签约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唐孝庆详细介绍了重庆移通学院“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课程”的模式,强调这种创新模式旨在培养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她指出校地合作共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教育实践基地为“行走的思政课”提供了平台与载体。通过这一平台,大学生们能够走出校园的象牙塔,亲身走进乡村基层,触摸乡村发展的脉搏,感受乡村振兴的使命与担当。在实践中,他们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乡村建设相结合,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这不仅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形式,使其从传统的理论灌输转变为生动的实践体验,让思政课“活”起来,更能激发大学生对乡村的热爱与关注,从而培养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意识和情怀。

紧接着,王浩委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明确表示,共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对于校地双方而言,无疑是一项互利共赢的重大任务。郭扶镇人民政府将严格按照合作协议,全力以赴落实好共育大学生的神圣使命。此次校地合作,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形式,而是深入到产学研合作的核心领域。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大学生们将带来新的理念与创意,挖掘郭扶镇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助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在志愿服务领域,大学生们将积极参与到关爱乡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的行动中,为他们送去温暖与关爱;还将投身于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文明新风倡导等活动,为乡村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郭扶镇人民政府也将全力配合重庆移通学院,积极协助提供各类活动场地,共同引领大学生深度参与社会劳动,融入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为乡村建设添上一块又一块坚实的“砖瓦”。

随后,周峻腱副书记也郑重表态。他强调,郭扶镇将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切实履行好合作协议中的各项职责。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为有力依托,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们的专业优势、创新思维和青春活力。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郭扶镇的特色农产品出谋划策,助力产业升级增效;在乡村规划与治理方面,组织学生参与乡村空间布局优化、乡村治理体系完善等工作,提升乡村的整体发展水平。通过一系列举措,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同时也为郭扶镇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共同描绘乡村美好未来的绚丽画卷。

在全场人员的热切期盼与共同见证下,周峻腱副书记和唐孝庆副院长庄重地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随后,双方相互授予了实践基地合作牌匾,这一刻,标志着重庆移通学院与綦江区郭扶镇人民政府正式开启了深度校地合作的崭新篇章。与会人员纷纷起身,用热烈的掌声祝贺这一历史性时刻,并合影留念,将这一珍贵瞬间定格为永恒。

此次签约圆满完成,意味着重庆移通学院与綦江区郭扶镇人民政府将正式开启校地合作,实现高校和地方的共赢发展。这体现了我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既为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为大学生走出理论课堂提供了实践载体,同时又能赋能郭扶镇的乡村振兴事业,为当地注入新的活力与资源,实现合作共赢。未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重庆移通学院与綦江区郭扶镇校地融合发展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图 潘家玲

文 叶合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