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畅谈发展与建设,共绘合作新篇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同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展开交流活动

发布者:曾林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10日 21:55 [来源]: [浏览次数]:

11月11日下午4点,秋意正浓,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与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在北山斋研究院特色活动室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交流会。此次交流旨在通过深入对话,探索双方在课程建设、教学创新、思政融合等方面的合作可能,为共同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交流会由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彭伟主持,他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同仁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此次交流的目的和意义。彭院长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加强跨课程、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提升教育教学整体实力的重要途径。他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能够搭建起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平台,促进双方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深度融合。

随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李阳,向与会教师全面介绍了教研室的发展历程、教学特色及相关成绩。李老师强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不仅承载着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的重任,更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使命。近年来,教研室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号召,不断探索思政课程的新模式、新方法,让学生在了解国家历史、民族命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李老师还特别提到了教研室与其他学院、部门交流合作的经验和努力,包括在教师双师授课、教学研讨和学术研究等方面,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不同部门教师间的思维碰撞、取长补短,提高了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凸显奠定了坚实基础。

紧接着,彭院长向与会教师展示了研究院在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地域文化研究等领域的丰硕成果。彭院长指出,非遗文化和地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基,是城市发展的灵魂。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聚焦巴渝优秀传统文化和城市发展,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教课程研为重点,以学生指导为路径,以公众服务为指规,让巴渝文化浸润移通,让移通风采闪耀巴渝。他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为今后同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位老师在相关领域的合作打下基础。

在随后的自由交流环节,双方教师围绕课程思政的融合、地域文化,特别是重庆红岩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特色培养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此外,双方还就如何加强科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提升学校品牌建设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双方一致认为,应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共同促进和推动具体工作落细落实。

交流会最后,李老师和彭院长分别作了总结发言。双方一致认为,此次交流不仅加深了两院的了解与信任,更为未来的合作指明了方向。双方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在课程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助力学校的发展建设。

图/文 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