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文字讨好症”与数字社交中的自我认同——记全民思辨工坊

发布者:吕柔倩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26日 00:00 [来源]: [浏览次数]:

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网络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交流与互动的主流平台,深刻影响着个人的身份认同。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一种被称为“文字讨好症”的现象逐渐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为了帮助学生辩证看待这一现象,从而健康地进行数字社交,10月30日下午4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与鱼城书院联合举办的全民思辨工坊之热点研讨:“‘文字讨好症’与数字社交中的自我认同”在鱼城书院开展,本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杨佳欣老师主讲,吕柔倩、李汶静老师组织讨论,鱼城书院学生代表参加。

首先,杨老师通过大量微信聊天截图,引出“文字讨好症”的概念以及文字讨好症的不同等级,介绍了“文字讨好症”的种种表现,引发同学们的强烈共鸣。进而吕老师和李老师组织同学们围绕如何看待“文字讨好症”以及“如何更健康地进行数字社交”这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交流,整个活动现场氛围热烈。

在同学们讨论之后,杨老师继续说到:面对“文字讨好症”在数字社交中的广泛影响,每一个人都需要保持理性的态度。一方面,应该认识到这一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个体对于自我认同的渴望和追求,并尊重每个人的表达方式和选择。另一方面,也应该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鼓励个体在保持礼貌和尊重的同时,勇于展现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以实现更加健康、真实的数字社交。杨老师针对“如何在数字社交中建立健康的自我认同”给同学们提供了不少小妙招,同学们深表赞同,认为十分受用。

随后李老师也补充道:“文字讨好症”作为数字社交中的一种新现象,既体现了人们对于和谐交流的追求,也反映了在虚拟空间中构建自我认同的挑战与困境。当代大学生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这一现象,并积极探索如何在数字社交中保持真实性和健康性,要在交流互动中保持清醒的认知。

活动最后,吕老师总结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注重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健康的人际关系。在数字社交环境中,青年大学生应避免过度依赖虚拟社会的不恰当认同,而是要重视真实的交流与自我表达。通过今天讨论,希望同学们能认识到保持个性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避免在虚拟社交中迷失自我。

图/文 吕柔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