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民主作为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其内涵与实践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政治力量,其民主实践各具特色,对全球民主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引导大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民主的本质,把握民主的真谛,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花果书院,在杨文君、袁明君和张思璐三位老师的组织下,举办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思索”主题沙龙第70期,以“中美民主之辩:如何回归民主真正的价值”为主题,旨在通过全面深入的探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宝贵的思考与交流机会。

活动伊始,袁明君老师通过美国大选焦点议题向大家讲解了“美式民主”真相。
在袁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之后,张思璐老师接过话题,围绕中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实践、意义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为在场的师生们带来了更为详尽而生动的阐述。
张思璐老师强调,我国的民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全过程之中的。因此,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全过程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的意愿得到了充分尊重,人民的利益得到了切实维护。在谈到实践方面,张思璐老师列举了多个生动的案例,展示了中国人民民主在选举、协商、决策等多个环节中的具体运用。她指出,中国的民主实践既注重程序的公正性,也强调结果的实质性,确保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制度保障方面,张思璐老师详细介绍了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

听完两位老师的讲解之后来顾金城同学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所感所闻。顾金城同学特别提到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实践。他说:“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中国人民民主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无论是选举、协商还是决策,人民都参与其中,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这种实践不仅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推动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两位老师的讲解不仅让在场的师生们对中国人民民主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大家对中国民主制度未来发展的思考和期待,并鼓励大家要积极参与民主实践,为推动中国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文: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