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从“奥运怪象”看世界乱象 ——记全民思辨工坊

发布者:李明月 [发表时间]:2024年10月22日 21:11 [来源]: [浏览次数]:

巴黎奥运会作为今年全球最大的体育盛事虽然已经落幕,但是整个奥运会期间赛场内外的种种“怪象”却让人热议至今。为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思考这些“怪象”背后的复杂社会问题,10月9日下午4点30分,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与鱼城书院联合举办的全民思辨工坊之热点研讨:“从‘奥运怪象’看世界乱象”活动在鱼城书院空格影音室召开,本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李阳老师主讲,曾林、李明月老师组织讨论,鱼城书院学生代表参加。

在活动中,李老师首先向同学们抛出问题“本届奥运会你发现了哪些怪象?”,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和讨论。他通过一系列图片展示了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和比赛期间的那些奇怪瞬间,引导学生们思考“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所呈现的‘艺术’与荒诞的画面,以及比赛中的种种不合常理的现象,这传递出了什么样的信号”。进而与同学们围绕“奥运赛场上的不公现象”“媒体对奥运事件的报道偏差”“奥运经济的繁荣与泡沫”“奥运背后的政治博弈”“奥运精神与现实世界的冲突”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李老师指出,近年来奥运会期间发生的各类“怪象”,包括运动员资格争议、兴奋剂丑闻、裁判判决争议等。这些事件不仅挑战了体育精神的核心价值,也反映了当今世界在公平竞争、道德规范等方面面临的诸多挑战。同时,他强调,奥运赛场上,媒体的偏向性报道,不仅影响了公众对特定事件的看法,还可能塑造公众对整个赛事乃至参与国家的整体印象。李老师希望同学们要有批判性思维,对于媒体报道的内容持保留态度。随后,李老师结合北京奥运会、东京奥运会的成本投入(场馆建造、奥运村设施等)及后期利用率等方面为同学们进行了分析和讲解,批评了个别自媒体创作者以抹黑北京奥运会来博取流量的错误行为,提升了同学们对此问题的认识。

再后,李老师将同学们的目光带到了奥运背后的政治博弈。他谈到:“有的国家利用奥运会作为外交手段,而有的则将其视为展示国力的机会。奥运会虽然被誉为和平友谊的象征,但在实际比赛中,它常常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作为国家间另类政治角力的舞台。同学们一定要认识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际盛事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国际政治的影响。”李老师的分析和介绍,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内容充实、深入浅出,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紧接着,曾林老师和李明月老师组织了同学们就“奥运会出现的怪象说明了世界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隐藏在文体活动中的世界问题?”进行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交流,现场氛围进入高潮。

针对同学们的发言,曾老师和李老师进行了点评和补充。曾老师提到,各国在体育领域的竞争与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实力和关系。奥运会本应是全球体育和文化交流的平台,但过多的政治涉入削弱了其团结和包容的初衷,未来的奥运会举办可能将会暴露更多的世界政治、经济问题。

李老师提到,奥运会作为一项全球性的体育盛事,其核心价值在于团结、友谊、公平竞争。然而,在巴黎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某些表演似乎将个人的政治立场和文化偏好置于奥林匹克精神之上,有悖于奥林匹克精神。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引发的争议,让大家体验了一把所谓的“法式松弛”带来的文化冲击,也促使我们对不同文化更要辩证思考与理性对待。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尾声。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活动让自身认识到体育赛事不仅仅是竞技的展示,更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比赛中的每一次争议,都能为我们洞察社会现象、理解世界动态打开窗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与鱼城书院将持续打造这样的思辨活动,以持续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升他们对社会现象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图:鱼城书院

文: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