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革命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学生民族责任感。2024年10月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史学社在观云书院芒种·华文书吧开展“红色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此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覃志蓉、李清泉两位老师组织,校内各专业40余名学生参与。

此次红色课堂围绕綦江红色文化展开。首先,由李清泉老师给大家讲述了“两块银元”的故事。在石壕镇村民穆仁华家里,珍藏着两块充满历史记忆的银元,每到春节前,他都要拿出来,给孩子们讲述红军长征到石壕的故事。当年红军在石壕,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之后,红一军团从石壕出发经高石坎、梨园坝向贵州温水、良村、东隍等地进军。穆仁华的父亲回到堂屋时,发现在灰暗的煤油灯下,有两个闪闪发光的银元放在桌子上。穆仁华的父亲用一块红布把两块银元仔细包起来,并将这作为红军给家里的传家宝,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之后,覃志蓉老师给大家讲述了中共綦江支部的建立。首先讲到的是中共綦江党支部建立的历史背景,中共綦江党支部的建立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较好的群众基础、一定的组织基础和人才力量。其次,讲到中共綦江党支部建立的时间地点及过程,1926年1月24日晚,邹进贤、陈翰屏等7名共产党员秘密聚集在綦江县古南镇万寿亭成立中共綦江支部,邹进贤为支部书记。綦江党支部建立后,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深入宣传革命思想,广泛发动群众,展开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学生在听完綦江红色故事后,对自己家乡的红色人物故事展开了分享。张艺涵同学分享刘胡兰同志在敌人威胁面前,毫不畏惧,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从容赴死的故事。翟崟焠同学讲述了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位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毅然把敌人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悬崖。许婉婷同学分享了被誉为红二十五军军魂的吴焕先的故事,吴焕先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不但破了家财,而且牺牲了六位亲人。宋月美同学分享了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杨靖宇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最终壮烈牺牲的故事。张璐同学讲述了乌兰夫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通过此次红色课堂,使学生了解到綦江的革命历史以及无数英雄烈士的壮举,其展现了革命志士们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筑牢大家的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回望来时路,无数先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新中国来之不易。眺望新征程,当代青年昂扬奋发、击鼓催征,新时代征途如虹!
文:覃志蓉
图:李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