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推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2025年7月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在南州食堂515会议室开展教师说课交流活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罗娅、卫峥妮、彭玉玲、刘派、段莉五位教师围绕课程核心内容,结合自身授课特点和教学经验,对所授课程进行了说课分享。

五位教师分别从不同章节切入,展现了丰富的教学思路。罗娅老师以第一章 第一节“鸦片战争的爆发”为重点,从教学内容、过程设计等方面展开,通过史料实证,引导学生理解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及其特征;彭玉玲老师聚焦第四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分享了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以五四运动为案例还原历史场景,增强学生代入感;卫峥妮老师以“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专题,围绕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以及创新点,设计了历史情境辩论环节,让学生可以通过思考交流提升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段莉老师围绕“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章节,从教学目标切入,对鸦片战争前中西方社会经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史料辨析,聚焦培养学生对历史转折节点的认知深度与思辨能力;刘派教师则以“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为主题,展示了案例链融合设计,通过整合不同时期的典型案例,深化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知。


此次活动通过多角度说课,搭建了教学经验交流平台。吴雪娇主任总结指出,各位教师的设计既立足教材又创新形式,为课程提质增效提供了新思路。下一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将梳理反馈意见、优化教学设计、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为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与家国情怀筑牢教学根基。
文/图:刘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