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思政说课同交流,共探教学新路径 ——“教育教学三提三创”主题年活动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说课活动

发布者:潘燕 [发表时间]:2025年06月28日 20:41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推进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2025年6月11日14时,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全体教师齐聚4104教室,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说课交流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两门课程,共十位教师进行展示,为教研室创新教学注入新活力。

在活动中,李明月、毛光晨和鄢星三位老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展开分享。他们强调课程兼具政治性、时代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是塑造学生世界观、坚定“四个自信” 的核心课程,需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毛光晨老师重点推荐案例教学法与实践教学法,建议通过国际国内案例分析拓宽学生视野,并结合实践活动深化理论认知。李明月老师则按照“课前思、课中悟、课后收”的教学流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鄢星老师重点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学情分析等展开了讲解。

随后,何林、曹丹和吕柔倩三位老师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展开说课。何林老师提出“双轨教学”模型,以中国近现代以来重大历史事件为纵轴,融入学校特色教育理念为横轴,介绍如何通过课程帮助学生构建历史认知框架。吕柔倩老师结合工科生的学情进行分析,以将历史与专业结合,介绍了其在教学中的设计和创新。曹丹老师提出“三集三提” 教学理念(集体备课提质量、集中研讨提问题、集成创新提成效),并以抗日战争为例阐释了“三层递进式”问题链教学设计。

再后,李传蓉、唐菊相、李欢三位老师均聚焦思政课教师网络资源平台进行说课展示。李传蓉老师结合课程分享了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智慧教学平台;唐菊相老师针对课程引入权威网站党史资料进行了说课;李欢老师在说课中强调整合学术讲座、纪录片等多元网络资源的重要意义。


活动最后,靳银霞老师围绕课程定位与性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资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方面展开说课。她谈到,通过本土资源与历史逻辑的深度融合,才能有效强化“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最终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育人闭环。

教研室主任李阳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呼吁教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探索教育方法与理念的融合应用,优化教学策略,共同推动学校思政课教学迈向新台阶。此次活动在思想碰撞、集思广益中,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参考。

图/文 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