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文化强国增自信,思政育人践初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教学团队开展菁英讲堂分享(第16讲)

发布者:田婷婷 [发表时间]:2025年06月11日 20:27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团队教师的文化自觉与使命担当,2025年6月4日下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团队在4103教室开展“菁英讲堂”(第16讲)活动,本次活动由田婷婷老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聚焦文化强国建设主题进行分享,团队全体教师参与学习研讨。

分享会中,田婷婷老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从五个维度对文化强国建设进行了深入解读:一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二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三是坚持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四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五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田老师强调,文化强国的根基在于凝聚人民精神力量,而高校思政课是筑牢青年文化自信的关键阵地。

随后,教师们围绕“如何将文化强国建设思想融入思政课堂”展开讨论。吕柔倩老师建议结合讲话中“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论述,引入“数字敦煌”“元宇宙非遗”等案例,展现传统文化在科技浪潮中的新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何林老师则提出通过研读经典、开展“中国精神”主题宣讲等方式,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李阳老师建议依托“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带领学生实地探访文化遗产,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活动最后,教学团队负责人靳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她强调,团队教师要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教学中贯穿三条主线:一是讲透“党的领导是文化发展本质特征”的政治逻辑;二是讲活“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历史逻辑;三是讲实“文化创新服务人民”的实践逻辑。同时,她鼓励教师们要引导青年学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勇担时代使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本次分享会进一步深化了团队教师对文化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解,为思政教学融入文化强国理念提供了清晰思路和具体的实践路径。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行动指南,在教学中厚植文化基因,在科研中深耕文化课题,在实践中传播中国声音,努力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图/文:田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