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学思践悟筑强教 立德树人担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团队开展菁英讲堂分享(第15讲)

发布者:唐菊相 [发表时间]:2025年06月11日 20:23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教育在科技自立自强与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团队于2025年6月4日下午在4103教室开展“思想铸魂,立德树人”专题学习活动。本次活动系菁英讲堂系列分享第十五讲,课程团队全体教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重要论述展开深度研讨,主讲人唐菊相老师作主题分享。

活动伊始,唐菊相老师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她特别指出,文章开篇即以“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的论断,彰显了党中央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坚定决心。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实际,唐老师深入解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六大核心特征: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构筑精神根基,卓越的人才竞争力夯实发展基础,坚实的科技支撑力驱动创新动能,普惠的民生保障力体现教育公平,广泛的社会协同力凝聚育人合力,深远的国际影响力彰显中国智慧。这“六力并举”的战略框架,既擘画了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更明确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奋斗坐标。

在理论阐释环节,唐老师结合教育实践分享学习感悟。她谈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论述,从“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民生关怀,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价值追求,字里行间饱含着人民领袖深厚的教育情怀。这种情怀深深感染着每位教育工作者,既是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再认识,更是对躬耕教坛初心使命的再升华。

活动最后,教学团队负责人靳银霞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她指出,建设教育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教书育人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教师们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育人实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躬身践履,在学术研究、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中彰显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责任担当,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力量。

图/文:唐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