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数字孪生赋能红色文化 三维协同推进教育革新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开展“思政+专业”交流专题会

发布者:白余凤 [发表时间]:2025年06月06日 16:32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化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探索跨学科教学创新路径,推动数字技术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与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于2025年6月5日在瀛溪书院一二三亖会议室开展了“思政+专业”深度融合交流专题会。本次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陶辉副教授主持,双方教研室教师代表参加。

会议伊始,陶辉老师对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教师代表参加本次会议表达了真诚感谢和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大致议程。本次会议聚焦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融入行走的思政课展开,通过“动态三棱镜模型”,即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与认知空间的闭环映射。同时运用数字孪生平台直观呈现了技术赋能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为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与教育内化提供了新路径。

随后,在讨论环节,王强老师指出,数字孪生技术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有其独特的“工具理性”,运用得当将重塑教育效率格局。并针对如何将思政教育目标转化为可执行的技术需求,有效实现思政教育需求与技术实现的结合给予了解答。吴雪娇老师则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出发,审视了数字孪生技术的虚拟空间问题,系统地探讨、预见和处置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的伦理冲突,有助于促进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最后,参会老师对“构建红色文化育人的认知迁移理论模型课程建设”的研究方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对未来如何开展这一研究进行了展望,有力推动融合向纵深发展。

此次交流会有效搭建了跨学科、跨学院的协同育人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进一步联合计算机学院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支点,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更好展现跨学科合作在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中的独特优势,为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注入新动能,推动形成更具时代特色的大思政教育格局。

文/白余凤

图/覃志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