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深研理论精髓 共解教学难题 ——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教研室举办系列磨课活动

发布者:胡祯琦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4日 13:19 [来源]: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破解教学实践中的难题,提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通过集体智慧深化理论认识。4月9日,“概论”课教研室在4108教室举办专题磨课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室主任毕毓璟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本次磨课聚焦“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如何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两大问题,通过教师示范讲解、教研室成员共同参与研讨,探索理论逻辑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

活动伊始,肖爱玲老师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定位、经济成分、阶级构成等维度切入,生动阐释了这一时期“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特征。

黄鑫老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切入,介绍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背景。接着通过对政治因素、理论指导、现实需求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创造性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智慧。

接着,教研室主任毕毓璟就两位老师的讲解示范进行了点评。毕老师指出:两位老师讲解各有亮点,为后续教学提供了丰富思路。同时也指出,尽管两位老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平衡上还需优化。另一方面,在案例选择上,虽然案例本身很生动,但部分案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学生难以产生共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后续的讨论环节中,教研室教师重点围绕教学实践中的共性难题展开深入探讨。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惑,与会教师从不同视角提出解决方案:一是创新教学方法,利用情景模拟、案例对比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复杂历史命题的多维性;二是注重理论贯通,将历史经验与新时代治国理政有机衔接。

本次磨课通过集体研讨形成了具体的教学改进思路。未来,教研室将逐步完善磨课活动机制,持续提升课程质量,强化育人实效。

图/文 胡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