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培训架金桥,转训助远航——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分享会

发布者:肖欣欣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17日 18:16 [来源]: [浏览次数]:

4月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开展教师培训分享会,肖欣欣老师向教研室全体教师转训了近期参与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及经典案例剖析”专题培训。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三提三创”主题年活动,分享全国思政课教学前沿经验,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与思政课深度融合。

肖欣欣老师结合参训体会,以“混合式思政课教学的真题、真用、真解”为主线,系统解析了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及时代价值。她指出,推进思政课混合式改革既是回应数字化教育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传统课堂“理论灌输单向化、实践教学碎片化”难题的创新路径。通过拆解全国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的参赛要求,她重点分析了教学大纲重构、说课、教学实录设计等备赛要点,并以一项国家级一等奖案例为范本,深度剖析其教学设计逻辑。

在培训中,获奖教师团队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理想信念有什么用?"为切入点,创新运用"三因"理论构建教学体系:通过"因时而进"重组教学内容,依托大数据分析精准捕捉学生认知堵点;“因势而新”整合重汽博物馆、5DC沉浸剧场等本土红色资源,开发全景VR教学场景,实现理论知识的具象化转化;“因事而化”打造"识-化-行"三阶教学闭环,构建“课前自主研学、课中深度内化、课后实践外化”的全链条育人模式。案例充分展现了混合式教学在破解传统课堂“痛点”、提升育人实效方面的创新突破。“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回归真实课堂的生命力。”肖欣欣老师建议老师们秉持"以赛促建、以赛促用、以赛促教改"理念,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实践。

教研室主任杨勇老师总结指出,本次培训分享为大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本,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三提三创”主题年活动,应加快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

图/文 肖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