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于4210教室举办大咖阅读分享会。本次活动由黄漫老师主讲,教研室部分教师及2024级学生代表共20余人参与活动。本次分享会聚焦渐冻症抗争者、京东集团原副总裁蔡磊的励志著作《相信》,通过剖析书中“拼命三郎”“堂吉诃德”“西西弗斯”“孙悟空”四大精神意象,师生们共同探索逆境中的生命力量。

黄漫老师从人物生平、核心意象、现实启示三个维度展开分享,重点解读蔡磊在书中提炼的四种精神图腾。她首先以“拼命三郎”为切入点,回顾蔡磊从河南小镇少年到企业高管的奋斗历程,身患重症肌无力仍每日工作;确诊渐冻症后,以“堂吉诃德”般的孤勇发起“破冰驿站”公益项目,联合科学家、药企搭建全球最大的渐冻症科研平台,即便面对99%的失败率仍高呼“纵使不敌,也绝不屈服”;在阐释“西西弗斯”意象时,黄漫老师结合蔡磊连续与投资人谈判、推动传统药企药物研发进度的故事,强调“生命的意义在于推石上山的姿态”;而“孙悟空”的隐喻则落脚于蔡磊以“金箍棒”般的科技创新突破医疗壁垒。黄漫老师特别指出,蔡磊将渐冻症药物研发比作“九九八十一难”,但“每个劫难都是紧箍咒的淬炼”。黄漫老师由此延伸至书中“向死而生”的哲学思考:“当蔡磊将生存率从0.1%提升至1%,改变的不仅是统计学数字,更是千万家庭的希望维度。”

本次分享会通过深度解析《相信》中的多维精神意象,构建起连接生命教育与创新精神的立体课堂。正如黄漫老师总结所言:“蔡磊用四个神话角色搭建的精神坐标系,为当代青年标注出穿越逆境的导航——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看清命运本质后依然选择做自己的神话缔造者。”
图/文 黄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