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聚焦两会热点深化理论根基 创新马原课堂赋能铸魂育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开展第三次磨课会

发布者:贺来容 [发表时间]:2025年03月27日 09:11 [来源]: [浏览次数]:

3月1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于4102教室召开“全国两会热点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专题磨课会议。会议由课程组负责人宋珊老师主持,课程组全体教师参加,围绕两会精神与原理课教学的深度融合展开研讨,旨在以时代之声赋能课堂,以真理之力筑牢育人阵地。

会议伊始,宋珊老师强调:“两会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鲜活注脚,将之融入原理课堂,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思政课思想性、亲和力的关键路径。”她指出,课程组需从两会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等热词中提炼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实现“知信行”统一。

在专题讨论环节,与会教师结合学科章节与两会热点展开头脑风暴。李潇潇老师以“新质生产力”为例,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部署,剖析了生产力要素变革与马克思主义“科技是社会变革杠杆”论断的内在联系,提出通过案例教学呈现技术革命如何重构生产关系。徐梦笛老师则聚焦“绿色低碳”,以“矛盾论”解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建议引入“碳市场建设”“生态修复”等实例,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观。青年教师岳源则提出“问题链教学法”,围绕“数字化转型中的伦理困境”设置议题,引导学生运用“异化劳动”理论分析数据垄断、算法歧视等现象,培养批判性思维。

会议尾声,宋珊老师总结到:“此次磨课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升级,更是对教师政治素养与理论转化能力的锤炼。”她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建立“两会精神进教案”常态化机制,每学期更新教学案例库;二是开发“理论热点双主线”教学模式,以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辨;三是加强校地联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企业调研两会政策落地成效,让马原课堂“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

本次磨课会观点交锋热烈,思维火花频现。课程组教师一致表示,将把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以更鲜活的课堂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为培养“胸怀国之大者”的新时代青年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贺来容 图\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