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精研磨课夯素养,深耕细耘站讲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第一次磨课会

发布者:何林 [发表时间]:2025年03月18日 14:49 [来源]: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重庆移通学院教师磨课工作实施方案》,以OBE 教学理念为中心,进一步提升新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夯实课堂教学基本功,2025年2月26日下午四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4103教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磨课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室主任李阳老师带领全体教师把握教材内容逻辑、深入打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此次磨课活动聚焦教学细节,旨在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讲台上将课程内容讲得精准、讲出风采。

磨课伊始,李阳老师便组织各位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教材章节逻辑和重点,提纲挈领地指出,第一章第一节统领整本教材,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主题、主线”提出的最重要原因所在,该节涵盖三个主要问题,其中前两个问题呈并列关系,且共同构成第三个问题的背景。李老师谈到弄清教材结构,才能为后续的教学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第一个问题“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李老师强调,在授课时首先要简要回顾古代中国地大物博、文化灿烂的辉煌历史,让学生对国家的历史底蕴有初步感知;而重点应放在讲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上,包括基本生产方式、政治结构、思想行为以及社会组成等方面。通过清晰阐述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和探讨“中国封建社会的进步与局限” ,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围绕第二个问题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李阳老师特别指出,可从《马可波罗游记》、元明清时期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以及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并等多方面,为学生在宏观上讲明白“大航海”以来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的历史。为了帮助师生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李阳老师还推荐大家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英国的殖民贸易》一文,拓宽知识视野,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对于第三个问题“鸦片战争的爆发”,李老师谈到教材第17-19页内容已十分详细地介绍了鸦片战争的具体经过,建议教师们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充分阅读文本。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又能留出时间重点分析《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五口通商章程》等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资本—帝国主义国家殖民侵略的真面目。同时,李阳老师推荐老师们阅读胡绳编撰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从而基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更系统地讲解这段历史,更好地引导学生铭记历史、不忘屈辱。

磨课会最后,李老师就第三个问题中“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变动”,引用列宁关于阶级的定义,强调阶级是一个经济概念,希望老师们研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马恩经典论著,学会更全面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解清楚近代中国新旧阶级的特点和关系变动,为老师们更好地站稳讲台,提供了宝贵建议。

整个磨课会中,教师们还就授课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与李老师进行了积极探讨,每个人各抒己见,相互学习,加强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拓宽了教学思路、优化了教学方法,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落下帷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全体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耕教学、持续专研教材教法、不断提升授课质量,为学生呈现更加精彩的课堂,助力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海洋中汲取智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图/文 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