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全体教师在7208教室开展新学期首次集体磨课活动。本次活动以“统筹教学进度、夯实课程基础”为主题,围绕《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教材的教学计划制定、绪论部分教学设计展开深入研讨,并就本学期在线课程的开课做好前期准备,旨在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学实效。

活动伊始,课程负责人杨勇老师系统梳理了新学期教学任务,强调需紧扣教材精神,结合学生认知规律细化教学安排。与会教师针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思想教育、道德引领、法治涵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逐章分解教学重难点,重点研讨了“人生观与价值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等核心章节的课时分配与实践教学形式。针对法律基础模块,教师们提出通过时事案例热点研讨、邀请法官进校讲法等互动形式强化学生法治思维。最终形成“理论讲授+专题研讨+实践拓展”的渐进式教学方案,确保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深度融合。
接下来,杨勇老师以“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切入点,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百年党史中的青年选择”“社会热点中的价值辨析”等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定位。课程组成员围绕“如何让课程既具理论深度又贴近学生实际”展开讨论,提出三项优化建议:一是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青年的寄语”融入课程导入,增强时代感;二是设计“我的大学成长规划”课堂互动,关联学生个人发展;三是利用新媒体资源展示“法治中国建设成就”,深化学生对课程现实意义的认知。
本次磨课还重点研讨了在线课程的开课准备情况。杨老师指出,《思想道德与法治》市级一流课程申报不易,建设不易,我们一定要用好它,让在线课程和线下课程有机协调,紧密融入,为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学期伊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通过精准务实的磨课活动,为高质量开展教学筑牢根基。课程组将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助力青年学生在“拔节孕穗期”筑牢理想信念、涵养法治精神。
图/文 肖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