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品读马列经典 传承伟大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团队开展马列经典研读第20期

发布者:靳银霞 [发表时间]:2024年09月26日 19:41 [来源]: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夯实理论功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9月1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团队开展第20期马列经典著作研读交流会,本次研读分享会由靳银霞老师主讲,团队全体教师参加。

靳银霞老师从写作背景、主要内容、感悟与体会三个方面介绍和分享了毛泽东的《实践论》——这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哲学著作。靳老师首先介绍了《实践论》的写作背景。1937年,全面抗战烽烟骤起,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民族存亡的危机时刻。为了纠正党内教条主义、经验主义错误,推动革命的发展,毛泽东在延安凤凰山的简陋窑洞中,撰写了《实践论》。这部著作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深刻阐述,更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石。

接着,靳老师带领团队老师研读了文本内容,并分析了其中的理论要点。在分享过程中,靳老师通过精心挑选的案例分析,生动展示了《实践论》中关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核心观点。她强调,毛泽东在书中深刻阐述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分享会的最后,靳老师还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和教育实践,阐述了《实践论》对于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启示意义。她强调,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实践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为了让老师们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实践论》中的哲学思想,靳老师还组织团队教师进行了讨论互动。老师们纷纷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经历和生活经历,畅谈对实践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考。在讨论中,老师们不仅加深了对《实践论》的理解,也激发了探索真理、勇于实践的热情。

此次读书分享会不仅加深了团队教师对毛泽东《实践论》的理解和认识,也激发了大家对于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热情。相信在未来的思政课教学中,这些宝贵的哲学智慧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应用,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

                                      文/靳银霞  图/唐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