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大思政课”建设,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9月25日上午,重庆移通学院与中共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保护利用研究中心,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北碚实践主题馆举行“红岩思政”实践教学基地签约仪式。北碚区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研究中心负责人唐小茜,中共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保护利用研究中心李小青,重庆移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勇、陈静、严倩倩、蒋苏丹老师,以及学生代表参与此次活动。

唐主任对到场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中心”的建设背景与展陈特色,她表示,红色场馆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载体,后续将充分发挥场馆资源优势,打造沉浸式学习平台,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杨勇教授介绍了重庆移通学院的办学定位、育人模式及育人特色等情况,并以“知行合一,润物无声”概括合作意义,指出基地共建有助于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接着双方就合作共建实践基地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


随后,校馆双方代表共同签署共建协议并完成授牌。仪式结束后,师生在唐主任和讲解员引导下参观了主题馆。馆内生动的影像和文献,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直观鲜活的学习素材。学生们纷纷表示,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深化了他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解和体会。

此次签约如春风化雨,为思政教育注入源头活水。未来,校馆双方将携手共进,通过开展专题研学、实践教学等多元化活动,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与实效性,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坚实根基。
图/文 蒋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