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领悟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要义。11月22日下午2点30分在天空305多功能厅,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四川外国语大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宋国华教授于开展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的主题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术解读与全球场域”,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邓燕教授主持,全体教师及学生代表参与。

讲座伊始,邓燕院长对宋国华教授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此次讲座的主题和意义进行了说明。本次讲座,宋教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论断,从发展历程、理论解读和全球场域三个维度对讲座主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首先,宋教授梳理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论断的发展历程。他指出,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着自近代以来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紧相连。大变局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序幕,开启了人类现代化进程。随后,宋教授总结了从地理大发现开始,世界格局发生的三次大的变化,强调当前的世界格局正在经历第四次变化,即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明显,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世界格局正在由西方主导转变为东西方平衡。
随后,宋教授围绕理论进行解读,剖析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要义。宋教授指出,大变局的核心是东升西降,具体表现为:一是西方国家的衰落。表现为经济增长乏力,西方社会陷入治理困境,西方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下降;二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表现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不断上升,正在改变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三是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表现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规则制定和国际秩序变革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正在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宋教授强调,大变局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的兴起与资本主义的衰落。
再后,宋教授从全球场域的视角,阐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斗争与发展趋势。宋教授指出,大变局带来了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国际斗争在各个领域全面展开,具体表现为:一是政治领域的斗争。表现为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围堵打压,企图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壮大;二是经济领域的斗争。表现为西方国家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金融霸权等手段,企图维护自身经济霸权地位;三是军事领域的斗争。表现为西方国家通过军事演习、军事部署、军事干预等手段,企图维护自身军事霸权地位;四是文化领域的斗争。表现为西方国家通过文化渗透、文化霸权等手段,企图维护自身文化霸权地位。宋教授强调,大变局中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趋势不可逆转,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不断上升的趋势不可逆转。

讲座最后,宋国华教授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本质是世界历史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大变局的物质基础是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这些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加速发展。大变局的属性是历史性、时代性、全球性的统一,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大变局的航向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宋教授的讲座,理论深厚、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引发了在场师生热烈讨论,宋教授就师生们提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特点、趋势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本次讲座的成功举行不仅加深了师生们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为教师们加强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研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思政课堂提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图/文 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