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的重要指示,充分利用红岩精神励志育人,引导青年学生在研学实践中追寻红色记忆、学习英烈事迹,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4年11月27日,正值纪念“11·27”烈士殉难75周年,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师生代表赴红岩革命纪念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本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教研室任捷雅、石静志、张思璐三位老师组织,来自各专业的近30名学生共同参加。

红岩革命纪念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红岩村52号,与红岩村13号、曾家岩50号、桂园、《新华日报》旧址毗邻,这些地方都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动基地,是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纪念馆于1999年3月动工修建,占地1780平方米,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展厅面积4900平方米。纪念馆的建筑宛如一块卧倒的巨大的红色岩石,象征和隐喻着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培育的红岩精神如磐石,永放光芒。
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厅。在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文物前,同学们等不时驻足凝视,听取讲解、询问情况,重温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浩然正气。学生们在这些历史文物前驻足沉思,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随后,师生们还参观了饶国模故居和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丰富的历史资料,使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凝聚而成的红岩精神。这是一次锤炼思想的现场教学,更是一场精神和心灵的深刻洗礼。在这场别开生面的“场馆里的思政课”中,学生们不仅聆听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更在讲解员和老师们的引导下,深刻领悟了红岩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学生们在观摩历史文物、聆听感人故事中深刻领悟“红色江山”的来之不易,在实践中锤炼党性、磨砺成长,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参观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他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一定要继承先辈们的革命遗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不懈奋斗镌刻时代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场馆里的思政课”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历史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党性锤炼。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探索和创新思政课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们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图:石静志
文:张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