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改革 >> 行走的思政课 >> 正文

寻迹金融史海,学习收获财知 ——马克思主义学院“行走的思政课”

发布者:靳银霞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13日 22:06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深入人心,增强实践育人成效,2024年11月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靳银霞、严倩倩两位老师,组织合川校区2024级淬炼商学院35位学生代表前往重庆金融历史博物馆开展“寻迹金融史海,学习收获财知”的主题活动。

踏入博物馆大厅,一幅大型油画与地面上的钱币图案地砖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大家纷纷向讲解员询问油画中建筑与钱币字样的相关信息。讲解员详细介绍道,画面中的建筑涵盖了钱庄、湖广会馆、美丰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川康银行、川盐银行、国民政府经济部等旧址,地砖上“泰和、宝重” 字样清晰可辨,它们共同构成了近现代重庆金融发展的缩影。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师生们依次参观了 “重庆金融历史展”“成渝金融司法展”“红色金融专题展”“地下金库” 等展厅以及 “重庆金融文创体验功能区”。走进这些展厅,仿佛置身于时空隧道,回到金融起源之时。馆内陈列着丰富多样的金融文物,从古代货币、票据到近代银行证券、金融衍生品,金融文化的深厚底蕴尽显其中。这些珍贵文物见证了金融行业的兴衰变迁,也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通过讲解员生动的讲解,师生们全面了解了重庆自 1891 年开埠以来130 多年的金融业发展全景,深刻认识到红色金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卓越贡献,清晰领会到重庆作为西南重镇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全国金融发展所作出的积极重要贡献。在参观“地下金库”和“保险箱业务区”时,为增添实践学习的趣味性,讲解员不仅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由博物馆1:1还原的古代账房先生工作时的场景,还让同学们亲自上手感受了一块成品金的重量。此外,博物馆巧妙借鉴电影元素,因地制宜设置了 “红外线密道”,让同学们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 “沉浸式” 体验地下金库。

参观结束后,靳银霞老师总结道:“回顾革命战争时期,红色金融业从无到有,白手起家,是一部充满艰辛的创业史,更是一段持续创新的峥嵘岁月。金融的力量不仅体现在推动制度变革,更在于不断创新发展,服务大众生活。同学们应传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忠诚与坚守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贡献智慧与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沉浸式、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有能力的金融人才,助力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践行金融为民、金融惠民的使命。

图/严倩倩 文/靳银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