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江水,它是什么颜色?我见过湘江的分流,它就是江的颜色,也曾少时在湘江边嬉戏玩水,那时,我也单纯地以为湘江一直都是那个颜色。可是,“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莫食湘江鱼”,正是因为无数我们的战士曾在这条江流血牺牲,水啊,它就成了红色,可是,它明明那么宽广又那么深......
国民党要绊住我们长征的步伐,三番五次对战士们发动围剿,的确,在博古、李德偏激、自以为是的左倾错误指导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敌方第四道封锁线亟待被突破。电影的开场,由张一山饰演的李天佑与董勇饰演的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浴血奋战,战况激烈,腹背受敌,中央军委还在不断发出错误指令,红一军团损失惨重,然而,另外一边的国民党军委还在舒适的房间里面不慌不忙,这让我心痛不已。
幸好,画面一转,王霙饰演的毛泽东同志,他出现了,他来救人民于水火。主席骑着马,就这样在丛林小径中奔波着,眉眼间俱是担忧,但却是这样的毛主席抚慰了战士们的心,也抚慰着我的心,主席的担忧在于战士们抬着这么多的辎重还要对抗敌人;主席的担忧在于战士们被蚊虫叮咬而身体不适;主席的担忧在于战士们因错误的中央命令不断地在流血献身;主席的担忧在于战士们可不可以等到回家的那一天;主席的担忧在于......人民永远是他心中的首位,谢谢您。电影中有一幕非常触动我,中央二纵队途经村庄时,很多乡亲们都主动地给战士们塞吃的,主席一开始因不想增加他们的负担,不愿意收下,直到有一位老母亲她说:“我的儿子也是红军,我的儿子也是红军”,主席便叫干部们用钱换下一些粮食,他说:“我们打了败仗,让你们心痛了,我们对不住你们,对不住你们把孩子送给我们。”,但是主席他也说——“乡亲们,不要失望。”,“对,回来过大年!”,这就是人民的信任,这就是主席的宣言。有一天我们伟大的教员,他哭了,因为将士们在一个又一个地倒下,中央军委还在乱做为,八万多人只剩下三万,他着急啊,不论我们的主席在我们的心目中有多么的运筹帷幄,但是那时候我总为他感到委屈,替他感到愤懑。影片也反映出了每个战士对教员无条件的信任,诚如朱德同志所说——“他的决定,很少错”,您把人民放心上,人民把您高高举起,谢谢您,主席。
乱世出英雄,沿着这段湘江路,我看见他们燃烧了自己的生命,放出自己的鲜血,吞噬掉湘江原本的水色,把它染成狂傲的红。将士战死,自己要求把帽子带好;保障后勤的裁缝员林大哥连同他三个孩子齐齐牺牲,倒地的对视与那一声“爸爸”,明明是重逢,明明又是诀别;四娃子得知父亲牺牲后,不是失望,而是更加坚定了加入红军之心;国民党军队来想要回家的小战士,一次次勇敢地阻挠白军;战士们又要搭桥,又要躲避轰炸;善后的三十四师短短几天时间就从7000多战士,牺牲到只剩2000多名;春伢子陈树湘断肠明志,1934年,他29岁......二纵队临过江时,主席红着眼睛回头,他心疼三十四师的战士们呐。
好在湘江水最后是淌过去了,即将召开的总结性会议——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感谢战士们永远炙热的爱国之心,抛头颅,洒热血,敢于斗争,作风优良;感谢主席心系战将,一遍一遍地安抚、鼓励他们;感谢周总理和朱总司令拥护主席的意志;感谢邓颖超、萧月华等女士聚起她们的力量......
真正的历史、真正的战场只会比电影更残酷,湘江它明明那么宽广,它明明那么深,它红透了,印证着我们红军战士的血是流不尽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致敬!请谨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勿忘国耻,铭记历史,没有先辈们打下的江山,我又怎么能在湘江边自在玩耍,橘子洲头又怎么人来人往。
2022级数字经济5班 吴舒怡
指导教师:王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