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改革 >> “红色光影”学堂 >> 正文

铭记血战湘江史 勇担青年复兴责

发布者:王睿婕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06日 18:37 [来源]: [浏览次数]:

《血战湘江》是一部用鲜血与生命谱写的壮丽史诗,它将我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残酷而又充满信仰的年代,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中,毛主席多次为了正确作战战略而进行说服的情节,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在当时复杂且危急的局势下,他清楚地意识到“左”倾路线带来的严重危害。当一些领导坚持错误决策时,毛主席心急如焚。他不顾自身面临的压力,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说服,那是一种为了红军命运、为了革命前途而执着抗争的精神。他在各个会议和商讨场景中,言辞恳切,以自己对局势的深刻理解和军事战略的敏锐判断据理力争。他的眼神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试图唤醒那些被错误观念蒙蔽的同志。

毛主席的每一次说服,都像是在黑暗中努力点亮一盏明灯。他穿梭于各个决策场合,不顾可能被误解、被排斥的风险。在面对盲目乐观和错误指挥的氛围时,他的话语犹如惊雷,直击问题核心。他用事实说话,分析敌我形势,指出当前战略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他的坚持不是为了个人权威,而是为了红军的生死存亡。每一次被拒绝,他都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寻找机会,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令人动容。

在这部电影中还有一位普通但是又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是一位勤劳的手艺人,以裁缝为生。他可能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当地,凭借自己的裁缝手艺维持生计,是广大底层劳动人民的典型代表。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像他这样的普通百姓生活艰难,备受压迫。他认同红军的理念和使命,认为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谋幸福的队伍。所以,他积极支持红军的行动,为红军战士缝补军装,用自己的手艺为红军的战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影片中多次提到林裁缝是客家人,客家人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迁徙,有着坚韧、团结的品质。林裁缝不仅自己支持红军,还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都送去参加了红军。他的二儿子在战斗中不幸牺牲,但是他依然坚定地支持红军的事业,这种为了革命事业不惜奉献一切的精神,体现了他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他的家庭可以说是一个革命家庭,为了实现理想和信仰,甘愿付出巨大的牺牲。在过湘江的时候,林裁缝看见自己的儿子在攻打敌人的轰炸机,他义无反顾的逆着队伍冲了过去,毅然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支撑,帮助儿子架起机枪,最后与儿子一起倒在湘江边。在看这一段的时候我留下了感动眼泪,体现出了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无数普通百姓,为了革命的胜利做出的巨大奉献和牺牲。

观看《血战湘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反思与认识。历史不仅是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示。我们应当铭记那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先烈们,他们的牺牲是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基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当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勇担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024级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升本3班 王睿婕

指导教师:杨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