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改革 >> “红色光影”学堂 >> 正文

情牵华夏 惠泽故里

发布者:曾宁栖 [发表时间]:2025年02月21日 14:22 [来源]: [浏览次数]: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如璀璨星辰般闪耀,钱学森便是其中之一。他曾说:“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他是人民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

观看《钱学森》这部电影作品,钱老的形象跃然于纸,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代航天领袖的铮铮铁骨,我深刻感受他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科研精神。

美国人评价钱学森“一人可敌五师”,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就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当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之后,他毅然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和科研条件,回到祖国为新中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在钱学森表达想要回到中国报效祖国时,美国人进行了强烈的阻拦,并且对他实施了长达五年的监禁。美国人曾问回中国能做些什么,钱学森眼神坚定地回答:“回自己国家什么都可以做,我可以种苹果树。”后来在祖国和钱学森的努力之下,钱学森终于回国,并且迅速投身于国家的导弹事业,展开了10年的原子弹研发之路。

回到祖国之后的钱学森先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当时的中国,航天事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人才匮乏,科研条件艰苦。钱学森劝说好友友来也投身于导弹事业的研发,面对好友不同的观念,他说道:“手上没有剑,和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他深知原子弹对于人类的危害,但是他不能看到原子弹落在中国人身上。十年磨一剑,他亲自为大家讲解专业知识,孜孜不倦地一遍遍传授。在钱学森的带领下,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不断努力,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我们拥有了锋利的宝剑,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尊严与和平。

在观影过程中,我被钱学森坚定的爱国情怀与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他放弃在美国的金钱、名誉、地位,毅然回到祖国,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报效祖国。他的这种精神,不仅让我体会到科学家的高尚品质,更让我体会到“活着就要发光发热”的人生真谛。

为影片带来浓墨重彩的一笔是钱学森和蒋英之间伉俪情深的刻画,作为科研人员的家属,她义无反顾的追随钱学森,她说道:“中国可以没有像蒋英那样的歌唱家,但是不能没有像钱学森一样的科学家。”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学森面对美国的威胁、诱惑、压迫,还是坚定不移地踏上归国之路,其铮铮铁骨令人动容。钱老和夫人的互相扶持,让我们了解到科研人员家属的不易,为了国家的发展,舍小我为大我。正是有无数前人的前仆后继,才有如今的太平盛世。

2023级动画7班 岳莉

指导教师:曾宁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