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改革 >> “红色光影”学堂 >> 正文

赤子之心 可以报国

发布者:张敏慧 [发表时间]:2025年02月09日 20:14 [来源]: [浏览次数]:

“你在一个晴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绝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钱学森写下这些激情飞扬的文字时,年仅24岁。从那时起,他的梦想就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梦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成归来、报效祖国,这是他永不动摇的赤子之心。

彼时,钱学森刚刚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在世界著名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指导下,从事航空工程理论和应用力学的学习研究。1947年初,36岁的钱学森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年轻的正教授行列,参与多项重大科研项目,被视为美国国防现代化推进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正当钱学森的事业蓬勃发展、备受美国军方重用时,他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想回到刚刚获得自由民主的新中国,用自己的学识一展宏图,建设祖国。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周围人的难以理解,这些都无法阻挡一位科学家对于国家的热爱和建设祖国的抱负。影片中,钱学森微微一笑,坚定道:“回到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行,如果我想,我可以回去种苹果。”怀着这样坚韧的信念,他熬过了五年软禁,于1955年回到了中国,从此着力奉献于我国的导弹事业。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氢弹、导弹是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象征,国防力量强大,国家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否则只能沦为军事强国的附庸。新中国成立初期,非常缺乏人才和科学技术,钱学森并未屈服于艰苦卓绝的条件,努力扛起了建设国防军事力量的重担。没有科研仪器,他自己设计,吩咐制造;没有研究人才,他耐心地一遍遍讲解原理;没有足够的资金,他谨慎小心,力保一次性成功。正是由于钱学森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对祖国的发展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才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带领着科研人员勇于拼搏,取得重大成就。钱学森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定要用我的学识改变中国人的命运!”他做到了,在多年后,他收获了自己的“苹果”,用自己的赤子之心托举起了共和国的导弹事业,奠定了中国的光明未来!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钱学森为了伟大的祖国,无悔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他是我们心中永垂不朽的民族脊梁。故人逐星去,传奇永存世。愿我们同样以一颗不可被征服的赤子之心,在钱老和无数国士的脊梁之上,去征服自己想要的那片星辰大海。

2022级供应链管理2班 张敏慧

指导教师:何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