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灯光悄然隐去,《血战湘江》这部电影如同一幅被岁月尘封的画卷,在光影交错间徐徐展开。刹那间,我的灵魂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牵引,穿越厚重的历史帷幕,置身于那风云激荡、生死攸关的烽火岁月。影片落幕,光明重临,而我却仍深陷于历史的漩涡之中,久久无法自拔。眼眶不自觉地泛起涟漪,内心被深深的震撼与感动填满,胸膛中,一股炽热滚烫的力量如汹涌的暗流,翻涌不息。
回溯往昔,彼时的中华大地被浓重的阴霾所笼罩。国民党反动派怀着险恶的用心,妄图将蓬勃发展的红军力量无情地扼杀在萌芽状态。于是,惨烈的湘江战役轰然爆发。敌军来势汹汹,如洪水般凶猛。飞机在空中呼啸而过,炸弹似雨点般密集落下,将大地炸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地面上,枪炮齐鸣,火力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死亡之网,仿佛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反观英勇的红军战士,他们衣衫褴褛、食不果腹,在饥寒交迫中坚守着信念。手中的武器简陋得近乎寒酸,枪支陈旧,弹药匮乏,每一次射击都显得弥足珍贵。然而,在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之下,他们的步伐没有丝毫犹豫与退缩,坚定的目光中燃烧着视死如归的火焰,毅然决然地投身于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残酷较量。
彭德怀军团长在战场上的果敢与坚毅,宛如一座巍峨的丰碑,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在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弹片如雨点般横飞,他却如同一棵苍松,稳稳地屹立在指挥的最前沿。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彻战场,每一道指令都精准而有力,犹如黑夜中的灯塔,为战士们指引着方向。
红五军团三十四师的事迹,更是影片中最令人动容的篇章。师长陈树湘明知前方是九死一生的绝境,却依然毫不犹豫地接过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重任,他的语气坚定而决绝,没有丝毫的犹豫与彷徨。战场上,战士们以生命捍卫着红军的尊严。当子弹用尽就捡起石头向敌人砸去,当赤手空拳就拼尽全力殊死搏斗,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树湘师长在不幸被俘后,以一种令人震撼的决绝,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绞断肠子自尽,他用生命诠释了对革命的忠诚,对红军尊严的坚守。
还有那些无数籍籍无名的普通战士,他们大多正值青春年少,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在本该享受安宁与美好的年纪,他们却毅然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奔赴战场。担架员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不顾自身安危,全力抢救伤员;炊事兵们放下手中的锅碗瓢盆,拿起武器,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他们虽然个体渺小,但聚沙成塔,形成了一股坚不可摧的革命洪流,承载着革命的希望,向着光明奋勇前行。
走出影院,阳光倾洒在身上,温暖且明媚,所见之人也都充满着青春和活力,这和平与安宁的画面,让人不禁感慨万千。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便捷与舒适的生活,我们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学习,从前人的总结中不断提升精神境界;我们可以在闲暇时间走出家门,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感悟去思考去畅想。然而,这一切的美好,都是无数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的幸福来之不易!
曾经的我,总觉得奋斗、拼搏这些词汇离自己的生活有些遥远,不管是面对学业上的压力还是社团琐事的繁杂,我偶尔还会抱怨连连,心生懈怠。但是,当我看到革命先辈们怀揣着崇高理想,在面对生死考验时毫不畏惧,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不禁陷入了沉思,那我所遇到的那些所谓的坎坷与挫折,与他们所经历的苦难相比,就像一粒尘埃一样渺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今天,我们已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脚下,是欣欣向荣的土地;前方,是山水迢迢的征途。铆足干劲再发力,走上新的赶考之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当以先辈们为榜样,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不负人民,不负未来,用青春与汗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5班 阮强毅
指导教师: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