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课程建设 >> 形势与政策 >> 正文

传承千年技艺 共赏烧蓝瑰宝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故事大讲堂开展非遗主题活动

发布者:高齐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5日 12:53 [来源]: [浏览次数]:

传承千年技艺,共赏烧蓝瑰宝。为进一步深化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4月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故事大讲堂非遗主题活动第5期在綦河书院顺利开展,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非遗烧蓝的文化盛宴。此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高齐、郝月霜两位老师组织,王航、陈立、贾云桃等35名同学参与。

活动伊始,高齐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非遗烧蓝的历史。烧蓝工艺又称点蓝工艺,是中国传统的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其起源可追溯至汉代,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每一件烧蓝作品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老师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案例,让同学们了解到烧蓝工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和艺术价值,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古代匠人们烧制的场景,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与传承的不易。

随后,郝月霜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了本次烧蓝制作的材料包,并耐心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郝老师从材料准备、设计绘图、点蓝上色等多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演示和讲解,让同学们对烧蓝工艺的制作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郝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纷纷动手进行 DIY 制作。大家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精心设计图案,认真进行点蓝上色,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

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积极交流、互相帮助,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增进了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学习了烧蓝的制作方法,更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次非遗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了烧蓝工艺的魅力,还激发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之情。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非遗主题活动,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文:高齐

图:郝月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