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视角记录时代变迁 课赛融合深化实践教学——“新时代·新风貌·索家乡与行业变迁之旅”vlog比赛圆满落幕

发布者:陈安鹏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1日 10:11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积极引导青年学子关注家乡发展、感悟时代变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组于2025年5月21日在横山书院知物·多功能活动室举办了“新时代·新风貌·探索家乡与行业变迁之旅”vlog比赛。比赛吸引了众多学生广泛参与,参赛作品以独特的视角、生动的影像语言,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家乡风貌的深刻变化和行业发展的蓬勃活力。本次比赛邀请吴雪娇、罗娅、高齐、邹国辉、曾宁栖、刘渝六位骨干教师担任评委。

一、城市蝶变:记录綦江新貌的青春影像志

在“城市更新”主题单元,获奖作品生动呈现了綦江这座老工业城市的华丽转身。比如作品《活力綦江》以航拍城市的不断扩展的美丽夜景展现出綦江城市的不断变迁;《綦江:时光的印记与未来的篇章》通过对老街居民的采访串联城市记忆,展现出老百姓眼中最真实的家乡变迁之旅;《綦江:在时光裂缝里长出的新城》则创新采用“城市漫游”形式,在老城旧居与现代商圈的交错中寻找城市文脉。这些作品以新时代大学生独特的审美视角,为记录城市变迁留下了宝贵资料。

二、乡村振兴:描绘三农发展的青春画卷

“乡村振兴”单元的作品则展现了青年学子对“‘三农’问题”的深刻思考。《乡村振兴贺书记》历史多日跟拍驻村干部的工作日常,真实记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黄粱一梦》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展开,作品通过穿越时空的艺术手法,让一位来自数十年前的人物置身于新时代的发展图景中。《田野之梦:农业的未来篇章》走进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用镜头语言讲述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生动实践。这些作品既有泥土气息,又充满时代质感,展现了新时代农村发展的勃勃生机。

三、文化传承:书写家国情怀的青春叙事

在“文化传承”主题单元,《老瓦新墙》记录传统乡村的保护与更新;《摊开是人间》和《如愿》通过个人与家庭的变迁,展现了国家发展与个体命运的紧密联系,体现了青年学子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感悟;《小镇故事》和《乡土》以小镇当地老人为视角,用平实而温暖的镜头语言,诠释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深刻内涵;《我的家乡》则用写实的镜头记录了国家政策给地方发展带来的变化。

经过两小时的比赛,评选出了一等奖作品两部,分别是《綦江:时光的印记与未来的篇章》和《乡土》。在活动的最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吴雪娇老师总结道:“这次大赛是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尝试,通过vlog这种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深入社会、观察生活,在实践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坚定理想信念。”参赛的张同学也表示,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

文:陈安鹏

图:李世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