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多元化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2025年4月10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开展了大咖阅读分享会。本次分享会以“破茧成蝶:创业改变人生”为主题,李世漫老师和邹国辉老师主讲,2024级软件工程专业30余名同学参加。

活动开始,杨子江同学热情洋溢地分享《特斯拉传》。他介绍,《特斯拉传》围绕“科学神性”与“人性温度”的冲突展开,通过差异化形式将硬核科技史转化为可感知的故事,最终传递“想象力是最高级的科技”这一核心价值。他总结道:“通过阅读此书,认识到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随后,李世漫老师以特斯拉实验室的钨丝灯为切入点,剖析了这位“电力诗人”的精神内核:“他并非单纯追求技术突破,而是试图用电磁波重构人类与自然的契约。”
分析特斯拉与爱迪生的“电流之战”时,李老师犀利指出:“这场战役的本质是文明范式的对决。”她还原了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历史现场:特斯拉用交流电系统点亮9万盏白炽灯的瞬间,不仅宣告了直流电垄断时代的终结,更以“电能免费共享”的设想挑战了资本对垄断的本能追逐。这种超越商业逻辑的理想主义,在当代可再生能源推广中同样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分享环节,同学们奋勇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对特斯拉的崇拜。有的同学在科技与人文的交点上,思考人类文明的可能性与边界;有的同学意识到创新创造的重要性;有的同学则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进行反思。
最后,邹老师聚焦特斯拉晚年“世界无线输电塔”计划的陨落。他展示了一张泛黄的专利手稿照片:特斯拉在科罗拉多高原记录的球形闪电实验数据,字迹旁潦草地写着:“他们只想要电灯,而非整个宇宙。”邹老师解读道:“华尔街的短视注定了特斯拉的悲剧,但那些被嘲笑为‘疯子’的构想,恰恰是今天物联网与无线充电技术的雏形。”他列举了特斯拉手稿中反复出现的生态预言:早在1900年,特斯拉已提出利用潮汐能驱动全球电网,并警告化石能源将导致气候灾难。他说:“这些思想在碳中和时代被重新激活,印证了科技伦理的永恒价值。”

本次分享会通过对《特斯拉传》的深度剖析,让同学们理解了“真正的创新从不在商业地图上,它永远诞生于理想主义照亮现实的那个电闪雷鸣的瞬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将继续开展大咖阅读活动,带领同学们品读大咖书籍,学习商业思维,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情商经营管理人才贡献力量。
图:李世漫
文:邹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