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石,而集体备课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备课效率和备课质量,是教师团结协作的一种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教研形式之一。为充分利用集体备课的优势和作用,推进学校“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主题年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团队建设,4月17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于仁者楼307教室召开了本学期的第四次集体备课会。

此次备课会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向娇老师担任主备人,带领课程组老师围绕《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的内容展开备课讨论。向老师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尤其是在本章导入环节,拓展了教学导入的案例,以视频“中国精神传承之路”切入本章新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讲述教学重点“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时,补充设置了小组讨论问题:“为什么中国精神的内涵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

向娇老师讲述了主要的教学设计后,课程组的其他老师对教学导入问题的解析、小组讨论问题的分析,以及教学案例的选择等进行了充分的研讨,提出自己的建议,真正做到交流碰撞、议中带学,同时,也在思维的碰撞中生成了更优化的教学设计,赋能自己的教学实践,助力打造高效课堂!

只有真正专注于课堂教学,踏踏实实开展好每一次教研活动,扎扎实实备好每一节课,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才能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将继续通过集体备课凝聚智慧,不断深耕细研谱新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图/文 李清泉